成长的甘苦,品味的芳香
——一个小学生的诵读经典之路
成长,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过程。它既有酸甜苦辣,也有成功和失败;品味,则是在这个过程中,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审美和思想境界。而诵读,正是一个人品味成长的重要路径。
小学一年级的我,每天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诵读课文。那时候,我还没有什么品味,只是因为自己会背出来几首古诗,就兴奋不已。每当老师表扬我:“好样的,你背得真不错。”我内心都会充满了成就感。
那时候,我最喜欢背的就是《静夜思》。一到晚上就会跑到床上,默默地念着: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……”虽然我并不知道其中的意思,但那种语音的美妙和韵律的流畅总让我感到陶醉。
渐渐地,我的背诵量也越来越多。我背的课文,不仅仅是古诗,还有很多优美的散文和寓言。老师经常叫我们合唱《远航之曲》,每当我们高声吟唱:“把握未来,挑战极限!”我总是感到一种激动和自豪。
随着背诵量的增加,我开始逐渐了解这些古代文化的背后。我明白了《静夜思》中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”的意思,也知道了《咏鹅》讲述的是小孩对鹅的感受。这些对我来说,就像开启一扇窗户,让我看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。
渐渐地,我开始明白了品味这个概念。我不再仅仅为自己背诵几篇文章而兴奋,而是在品味中逐渐产生了深刻的感受。那时候,我第一次体会到了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”的感觉。
进入小学三年级以后,我的诵读范围变得更加广泛了。我开始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,也逐渐接触了一些名人的名言警句。我开始欣赏那些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悟的文章,例如《孟子》的“人性本善”和《论语》的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”。
同时,我也逐渐发现了一些文化传统的魅力。例如春节期间,我最喜欢听的就是年画的故事和传说;端午节时,我会跟着大家打龙舟、吃粽子。这些传统节日中包含的文化内涵,成为了我品味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小学四年级时,我的诵读难度又提高了一个层次。我开始接触一些比较深刻的思想,例如《资治通鉴》、《庄子》等。虽然有些词汇不太理解,但每当看到那些深邃的思想,我总会感到一股强烈的震撼。
随着阅读量的增加,我的语文成绩也逐渐提升了。我在各种考试中始终表现出色,老师也经常表扬我在语文方面的成绩。这种自信和自豪感,也成为了我品味成长的动力之一。
小学五年级时,我的诵读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。我开始接触一些比较复杂的文学作品,例如《红楼梦》、《西游记》等。虽然有些内容难以理解,但我总是坚持不懈地去品味。
那时候,我最喜欢的就是《红楼梦》中的“林黛玉哭成了蒲公英”这句话。虽然我不知道其中的深意,但那种浓郁的情感和思想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逐渐长大了。进入小学六年级以后,我的诵读内容又发生了变化。我开始接触一些比较现代的文学作品,例如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和余华先生的小说。
这些现代作品,使我逐渐了解了新时代的思想和文化。例如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提倡的侠义精神,以及余华先生的小说中关于人性、家庭和社会的思考。这些都成为了我品味成长的重要源泉。
同时,我还开始接触一些比较实际的课程,例如历史、地理、政治等。这些课程不仅使我了解了更多的知识,也让我逐渐意识到文化和社会之间的关系。这种认知,也成为了我品味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小学六年级时,我参加了一个全国性的诵读比赛。在这个比赛中,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选手交流了诵读经验和品味感悟。那种感觉,就像是开启了一扇更加广阔的视野。
这次比赛之后,我的诵读习惯更加深入了。我不仅仅背诵文学作品,还学习了很多诗歌、散文和演讲。每当我听到那些有力的演讲和感人的诗歌时,我总会感到一种强烈的感动和思考。
小学六年级结束后,我离开了我曾经的校园。虽然我已经进入了初中,但我的诵读之路并没有停止。相反,它在新的环境中得到了更多的发展和深入。
初中时期,我开始接触更加深入和系统的文化课程。例如文言文、古代史、哲学等。这些课程虽然难度较大,但它们也让我逐渐深入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,让我感受到了文化与人类之间的深刻联系。
同时,我还开始参加更加深入和广泛的诵读活动。例如演讲比赛、文学论坛等。这些活动不仅让我更加深入地品味文学作品,也让我在沟通和交流中得到了更多的提升和成长。
通过多年的诵读和品味,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考和审美方式。我明白了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的真谛,也感受到了诵读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。
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,诵读是一条艰辛而充满挑战的路。但正是这种挑战和努力,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突破自我、发掘自我、提升自我。而这种成长,也成为了我品味的源泉和滋养。
我深深感受到,无论是成长还是品味,都是需要用心去体会和经历的。只有在这种经历中,才能逐渐发展出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品味境界,才能在品味之中,品味出生命的精髓。
标签: 成长